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广东德生科技有限公司

社保卡发行服务、数据采集、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学生安全接送系统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邹小姐
  • 电话:020-28858906
  • 邮件:133679008@qq.com
  • 手机:18922216829
  • 传真:020-38799147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社部:社保卡将引入生物识别技术
新闻中心
人社部:社保卡将引入生物识别技术
发布时间:2015-11-02        浏览次数:54        返回列表

 20151028日,人社部通报表示:“为全力推行已发放的8.09亿张社保卡的应用,进一步加强用卡环境建设,构建支持“一卡通”的技术保障体系,人社部将积极研究无线支付、基于互联网服务的用卡方式、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近期,一宗闹得沸沸扬扬的“赵薇老公被卖房”案,也让案件中牵扯到的一项俗称“刷脸”的人脸生物识别技术成了焦点。

 那么,什么是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一般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据报道,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最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中国对于静脉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发展至今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

   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卡上怎么用?

   对于人社部要引入生物识别技术的新闻,德生智盟总经理凌琳先生表示,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卡的应用将令社保卡民生应用进入更安全更便民的时代。

   据了解,目前社保行业已经采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还用于生存认证方面。例如,某些地方已经采用指纹识别的技术做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更有采用掌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DNA识别技术等等。技术很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解决了居住本地、方便出门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的问题。同时,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老年人口流动和迁徙日益频繁,身处异地每年生存认证奔波劳累的情况增多,这些异地老人的生存验证显得麻烦很多。

针对这种现象,社保行业专门从事金融社保卡应用服务的企业——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身份证+声纹”的更简单的生存认证方式。它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再充分结合专业的人工服务,高效安全的完成认证工作。它是通过一个APP,输入身份证,然后通过读几个简单的数字,系统验证无误即可通过,就可完成老人的远程生存认证。公司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在技术上更为简单,同时,这对现有的社保认证方式也是一个有利的补充,该公司希望,通过技术+人工服务的方式,为社保部门提供全套的远程验服务方案,也就是说,社保部门所采购的不是某件产品,而是生存验证的直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