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众林手绘

东营家庭装饰手绘,室内装修手绘,手绘壁画,手绘POP,儿童房墙绘,电视墙手绘

网站公告
东营手绘工作室网站开通,优惠不容错过。承接:东营、垦利、广饶、利津、河口家庭装修手绘,幼儿园手绘,儿童房手绘,客厅影视墙手绘,幼儿园,宣传栏。立足东营面向全国!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许斌
  • 电话:18254604678
  • 邮件:416635895@qq.com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手绘建筑竖线怎么样才能画直?
新闻中心
手绘建筑竖线怎么样才能画直?
发布时间:2019-12-07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我认为要想把线画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1.与笔有关吗?

 很多初学者都认为画不直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一支好笔,这个观点是没有依据的,只是自我安慰罢了,我初学手绘时也曾经苦寻好笔,有次拜访一位湖北建筑手绘大师级的一位老先生,我问他有什么笔可以推荐,只见老先生从桌上拿起一支小铅笔头,在纸上快出地勾勒出一个小建筑,那线条该直的直,该弯的弯,画面之生动至今震撼着我,从此我再也不为自己画不直线条找借口了。别问我那小铅笔头是什么牌子的!

2.与笔尖粗细有关吗?     

 线条画不画得直与笔尖粗细没有必然联系,至少我没见过之前用细笔而后来用粗笔而画直的。也许很多人都说自己达不到大师级的高度,还是想听一些关于笔粗细的建议,那么我觉得手绘用笔粗细在通常在0.3mm到0.5mm,0.1mm太细了,当然,想表达特定效果的除外。

3.与握笔姿势有关吗?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初学者之所以线条画不直,握笔姿势占主要原因。

3.1  错误握笔       用从小学习写字的方式握笔基本上是没有学过美术的同学握笔的方式,为什么这种握笔方式不行?因为从书写面积上看,每写一个字的范围不超过1平方厘米,而在A3直上笔尖移动的范围大概1200平方厘米,而握笔处离笔尖越近,支点越近,所以笔尖移动范围越有限。而且这样握笔线的方向、速度、力度都会减弱,还会遮挡视线。

3.2 中短线握笔       画中等长度线时需要移动手腕,画短线只需移动手指。画长短不一的线条需要灵活运用关节点的位置,将笔尖所画区域暴露于视野之中,让眼睛能看见笔尖的走向,从而能精准地控制线条的长短与间距。

3.3 长线握笔      画长线的两种受力方式。     悬浮式:保持手指与腕部、肘部支点不动,围绕肩关节运动。我通常是采用这种方式。  肘部支点式:手指与手腕保持不动,围绕肘支点运动。

3.4 拿笔姿势的三个要点 

3.4.1 笔要放平,这样线条容易控制,也能用上力。

3.4.2 笔杆与画的线条尽量成90度角。 

3.4.3 手腕不动,手臂动。画横线的时候运用手肘来移动,画竖线时用肩部来移动,短的竖线用手指来移动。

4.与线条有关吗?     

 线条是手绘的第一步,任何手绘都离不开线条。能够掌握一手流畅、熟练的线条是无数学子的殷切希望,但是线条的美感固然可以提高整体画面的效果,但是在一张图之中,我认为线条的重要性远远低于构图、.、色彩。所以,我们在练习手绘的时候,练习线条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图、.和色彩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不希望初学者太过多地专注于线条而舍本求末,毕竟画面所传达设计者的意图才是最重要的。     

4.1快线(也称紧线)       

快线是通过高速滑行所画出果断的直线。快线的视觉冲击力极强,通过运笔来积攒力量,快速地把线画出去,在线的末端以一个短暂的停顿作为收笔。     

 很多初学者都认为只要把线画直了就会好看,但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你看下图的几种直线。正因为如此,我把一根直线分为6种,前5种线条不能说完全错误,只是放到手绘效果图里不适合人的审美,我认为一个线条只要是手画出来的就有生命,但绝对不是每一种线条都能让人看起来生动、耐人寻味。

4.1.1有头无尾        

线条的起笔很重,线条的运行速度是很快,但是收笔时笔尖并没有落到纸面上,而是离开纸面飘过,这样的线条缺乏稳定感,但是作为一种特别的技法可以使用,但是初学练习时尽量不要使用。       

4.1.2无头有尾        

线条起笔胆小犹豫,没有贴紧画面,但是收笔时却用力地将笔尖落在纸上,比有头无尾的效果更难看。       

4.1.3毛躁       

表现在一根直线被分成几次连接,很多初学手绘者因为学过铅笔素描而把针管笔当成铅笔一遍一遍描,我教学中几乎所有美术生最初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这非常影响线条的美观和整体感,一根直线就是由一条线组成。     

 4.1.4犹豫不决       

主要表现在初学者运笔过慢,过于小心翼翼,心里太想画直了,但实在是力不从心。     

 4.1.5落笔有回勾       

也许大家看到很多大师画的线条落笔有回勾,但是,那是人家最后形成的风格,表达一种自由随性的情感,初学者练习线条时还是不要有回勾为好,毕竟我认为初学时就用线条表达情感还是为时过早。

  4.1.6两端实,中间虚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直线最有美感呢?两端实,中间虚的手绘最好看,最有设计感。画出这种直线时,起笔与落笔要稳,运笔要快速果断而有力。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两端实,中间虚的直线更好看?
第一点 来自于人们从日常生活的联想
   两端实,中间虚的直线就像孩子们做的跷跷板一样,线条两端重的点就像跷跷板上的座位,只有如此,观者心里才会踏实与安稳。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但确实如此。

  第二点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        

我们知道平面构成四大要素,点、线、面、体。在同样的情况下,一根直线上有两个端点的看起来比只有一个端点看起来更加丰富,但是如果是多条直线描出来的话,就会显得杂乱而不是丰富,因为这与线条的轻重有关,不能因丰富内容而破坏了线条的平衡。

  4.2慢线(也称缓线)       

 慢线是指笔尖缓慢地把线画出来的方法。这种线条简单易学,无论是有无美术基础者,做不做大量练习都能够画出慢线。但大师画的慢线和初学者画的慢线又有不同,原因在于单个线条抖动的幅度、频率有关,在此不一一展开。画慢线的时候,整体感要非常放松,要保证线条的准确,不能斜。但不一定非要画得像快线那么直,可以适当地抖动、弯曲。错误1慢线并不是真正画得慢就是慢线,慢线也是有一定速度的,只是与快线相比慢而已。错误1表现出当你真的很慢地画时,线条会表现地很死板,因为线条没有体现出轻重、虚实、流畅等感觉。

错误2         

断断续续地画线条,线条看起来很毛躁。

错误3       

 过于刻意地抖动,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作!而应该由运笔速度慢导致的抖动。

5.与直线练习方法有关吗?        

上哪去找像我这么体贴的男子,还特么是免费的,哈哈。         

5.1 矩形直线法


   这么练习有两个好处,训练线条的力度感,训练线条的准确度。一般的教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我要继续讲详细,那么问题来了,每个矩形画多大?一张纸画多少矩形?初学者我建议在每个矩形面积为5cm*3cm范围练习,感觉画顺手了再夸大到10cm*6cm的矩形面积,矩形与矩形之间间隔2cm,一张A3纸画满即可。线条与线条间距越近越好,但切不可线条与线条覆盖了。

   5.2 矩形竖线法

当然,这几种矩形结合起来在一张纸上练习也是完全可以的。      

  5.3 矩形斜线法


   据我这四年的手绘教学经验,以上这几种方法,认真画完一共10张纸就会有明显提高,画完30张纸,直线问题基本解决。爱你不要多,每天画一张!

5.4 一点.法

大家看到中间那个小黑点吗?所有正方体.都是围绕它而存在。也许有人会问,画直线跟.有什么关系?要知道,斜线也是直线,很多时候大家画线不直是因为心里不确定,为什么不确定?是因为.方向把握不准,所以导致犹豫,一犹豫,线就自然歪了。

5.5 两点.法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请问画建筑手绘的时候,用两点.,纸不够长画不下灭点怎么办?“本来想回答的,后来一想算了,问得太可爱了!两点.的两个点完全可以在纸之外,两点.的核心是那两个消失点,而不是消失点的位置!不在纸上就不在纸张嘛,这有什么关系。

5.6 空间直线法

  这种难度最大,因为线条移动距离比以上方法都长,适合最后结束直线练习使用,一共画10张就够了。

5.7 方体阴影法

  到这一步,空间体块练习时练习手绘的必经阶段,能够对空间有更深入地认识,为后期的单体组合以及空间.培养良好的意识。练习5张就可以了,因为之前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了。     

 6. 关于线条       

线条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线条到最后就可以单独的成为一种美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按正确的方法要分类和分阶段来练习线条。在分类线条上我们可以把曲线、直线等分开练习来训练画线的手感和精准度,同时练习线条可先快后慢,速度跟上来会让线条干净有力,速度慢下来会让线条精准柔和。但大家心里要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线条的美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让线条练习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抄绘多记录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设计手绘练习能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好的线条能够充分展现设计者的能力和艺术修养。线条是手绘最基本的元素。然而很多教材对线条练习很盲目,以为多画就能提高,其实线条的分类练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对象的表达,画线条的速度很重要,如在体块练习中,线条速度要快、要硬朗,以此来表现空间结构关系;在平面图练习中,线条速度要慢要柔韧,强调平面位置的准确性、韵律感。同时,很多同学抱怨马克笔难画好,其实线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马克笔表达效果的好坏。